书风

晚清尊碑抑帖下的状元书风:坚守干禄书与旁涉碑学

清代晚期与中期相较,帖学发展势头下降,但碑学仍是方兴未艾。清代晚期碑学在书坛上占了主要地位,使以学法帖为主的状元不得不正视碑学之法,比如翁同龢、徐郙、吴鲁等人。与此同时,多数状元的干禄书之精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,因此长期以来,清末文人士大夫的圆滑流美书风一直受

晚清 书风 干禄 状元书风 陆增祥 2025-08-16 20:31  3

沈曾植书风演变的几个点

沈曾植(1850~1922年),字子培,号乙盦,又号巽斋,晚号寐叟、巽斋老人等。浙江嘉兴人,光绪庚辰(1880年)进士。历官刑部主事、员外郎、郎中,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,借补外务部员外郎,江西广信府知府,江西按察使,安徽提学使,署安徽布政使,护理安徽巡抚。乙巳

沈曾植 书风 张裕钊 沈曾植书风 书风演变 2025-08-13 22:25  3

元代道教影响下的书家类型 ——兼谈“清玄”书风

内容提要:元代道教与书法艺术的互动是特殊历史语境的产物。在异族统治和文化政策宽松的背景下,道教因与政治结合而提升了地位,书法成为道家思想的重要载体。文章将受道教影响的书家划分为三类:入道受箓的道士书家(如张雨、吴全节、方从义等),以符箓书写和经卷抄录为修行方式

元代 道教 书风 元代道教 方从义 2025-06-12 08:54  12

北派书风代表潘学聪,铁戟磨沙破壁技,七旬巨椽撼山河!

走进石家庄传媒大厦展厅,一幅10米高的鲜红榜书直击眼帘——“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”!这组潘学聪挥毫泼墨的巨作,光墨汁就用掉七八斤,笔锋如刀刻斧凿,撇捺似铁戟横空,细观却见行笔的提顿转折精妙如微雕。此乃师承黄绮先生“铁戟磨沙体”的真传——融甲骨之锋、钟

书风 潘学聪 铁戟磨沙 铁戟 北派书风 2025-06-05 17:57  8

辛村访碑记:《南宫碑》书风的嬗变与乡村金石文化的传承

辛村位于深州市辰时镇,其金石文化的发掘始于包村干部冯艳桥的偶然发现。作为宋国柱(老神)徒弟与衡水学院美术学院李涛院长的高足,冯艳桥以五年时间系统锤拓、搜集散存碑刻,最终编印《小村集萃——辛村乡愁系之金石篇》,为乡村文化保护提供了实物样本。2025年端午节,考察

乡村 金石 书风 辛村 南宫碑 2025-06-01 07:50  9

呈现汉魏书风当代创新,展现汉中悠久历史文化——新展“问道石门”在中国美术馆开幕

2025年5月24日上午,由陕西省书法家协会、中共汉中市委宣传部、陕西理工大学联合主办,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、汉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汉中市博物馆、石门书法研究院承办的“问道石门——陕西汉中石门汉魏书风创作研究展”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。

石门 汉中 中国美术馆 书风 汉魏书风 2025-05-25 12:18  7